发布日期:2025-02-05 09:54 点击次数:187
1951年春季,正当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朝着美国侵略军发起第五次战役之际,后勤保障支援前线的任务极为艰巨,然而彼时的运输车辆数量却严重匮乏 。
志愿军某部汽车团修理连的战士们豪迈地喊出:即便没有汽车,我们也能造!每多抢运一车物资到前线,胜利的保障就增添一分!
然而,要在满是战争遗迹的荒芜之地从零开始制造汽车,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副排长李志才等19名共产党员与青年团员主动请缨,接下了这项艰难的任务 。
他们收拾好背包,携带着干粮与工具,每日行进百里路程,前往距离前线不远处的一条小山沟。在那里,借助一间破旧的民房,开办起了令他们深感骄傲的“抗美援朝汽车厂” 。
首要的工作是搜集材料——从汽车的框架结构、轮胎、各个部件,乃至一颗颗螺丝钉。天刚破晓,他们便各自结伴,分头去寻觅。
共产党员乔恩为了寻觅一个油箱开关,耗费了 5 日光阴,攀越了 150 余里的山间道路,方才从遭炸毁的美军战车上觅得。
历经7个昼夜的奋力拼搏,材料收集得基本差不多了,然而还差一样不可或缺的电线。就在众人正为不知去哪儿找寻而发愁之际,恰好有一架被我方防空部队击中的美军飞机,直直地坠落在邻近的山上 。
“可真是得好好谢谢美国这位‘运输大队长’呀!”战士们满心欢喜地登上山去,从美机残骸上拿下电线,成功解决了备料过程中的最后一道难题 。
经过十多天的共同拼搏,一辆全新的载重大汽车终于装配完成了!战士们满心欢喜,轻轻触摸着亲手打造的汽车,你一言我一语,打算给它取个名字留作纪念。
李志才思索了一会儿,讲道:“同志们,咱们制造的这辆车,对于支援前线而言,增添了一份力量。
对于支援祖国建设而言,这增添了一笔财富。咱们皆是热爱祖国的战士,因此,我建议把这辆车子命名为“爱国号”。他提出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同时也获得了党支部的批准 。
“爱国号”汽车迅速驰骋在钢铁运输线上。它直面炮火硝烟,跨越重重险关,一回又一回成功完成使命。
在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司机尹君山与助手陈宁驾驶着“爱国号”朝着前线运送军粮。当车辆刚刚驶入一片空旷之地时,便被敌机察觉到了目标。
“哒哒哒……”敌机展开一阵猛烈扫射,尹君山毫不犹豫地将马力开到最大,急速飞奔。敌机紧追而上,紧接着又是一梭子子弹射来。
盖在车上的篷布燃起火来,一股浓烟直冲进驾驶室。“赶紧,把篷布掀掉!”尹君山下达指令。陈宁毫不犹豫地爬上去将着火的篷布掀掉了 。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三架敌机绕了一圈后又折返回来,再度朝着“爱国号”俯冲并进行扫射。
陈宁赶忙回到驾驶室,映入眼帘的是车窗玻璃已被打得支离破碎,尹君山头部与腿部皆中枪,鲜血不断涌出,人也陷入了昏迷状态。
陈宁将车子停下后,从驾驶室内把尹君山背了出来,急忙为其包扎伤口。就在这时,尹君山吃力地睁开双眼,嘴里呢喃着:“陈宁,赶紧,赶紧开车冲出去!”
“你那边如何?”“别顾我,车子跟物资才是关键!”陈宁眼中含泪,驾驶着“爱国号”疾驰而出……
随后,在兄弟部队的全力救助下,尹君山被送进了医院。次日,部队领导前往医院探望他。他开口问的第一句话便是:“‘爱国号’抵达前线了没?”
当指导员向他传达“爱国号”已顺利将物资运送至前线的消息,还把一份来自前线的捷报念给他听时,他忘却了伤痛,脸上绽出了笑容。
#深度好文计划#